close

450px-Jx-2-pi  

 

足太陰脾經

 

循行路線→靈樞.經脈》:「脾足太陰之脈。起於大指之端,循指內側白肉際,過核骨後,上內踝前廉,上踹內,循脛骨後,交出厥陰之前,上膝股內前廉,入腹,屬脾,絡胃,上膈,挾咽,連舌本,散舌下;其支者,復從胃別,上膈,注心中。」該經自足大趾的內側端(隱白)起始,經核骨(第一跖趾關節)後面,向上到達內踝骨的前邊(商丘),在三陰交穴處與足厥陰足少陰兩經交會,再沿脛骨內緣,向上交叉淺出足厥陰肝經的前邊,經過膝關節,沿大腿內側前邊,進入腹腔,入屬脾臟,聯絡胃腑,再向上貫穿膈肌,挾食道兩旁,連繫舌根,散布舌下。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,通過膈肌,流注心中。

 

中醫理論:脾經在中醫理論上為十分重要之經絡,因為腎經為先天之本;脾、胃為後天之本,一個人免疫能力是否提升端看於他的脾胃功能是否良好。

而脾經在身體裡負責運化,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有著重要的作用。

在中醫五志中,脾經主思慮,因此脾主導著人的意識、思維,當脾、胃出現問題時,人容易會處於過度思考的狀態,反過來說,當過度思慮也會影響到脾、胃的功能。

脾喜歡乾燥不喜歡潮濕,因此太潮濕的環境容易傷害脾氣,造成脾濕的狀況,台灣因為地處濕熱,因此很多人都有著脾濕及脾虛的狀況,脾濕還分為寒濕和濕熱。其主要症狀為腹脹、大便黏膩、身重,臨床症狀有脘腹脹滿、腹痛便溏、頭身困重或肢體腫脹、婦女白帶量多、舌體淡胖,舌苔白滑、惡心欲嘔、口中粘膩、口渴不多飲、面目發黃色、皮膚發癢...等。

再來我們常聽到『久坐傷脾』,由於脾主肌肉、四肢,假使我們坐的時間太久,容易會有肌肉鬆垮及『消瘦落肉』的狀況。

 

經筋理論:在中醫理論中,『脾為生痰之源;肺為儲痰之器』,因此當脾、胃功能不好時,水份的運化不佳,就很容易留在體內變痰濕,因此脾經有狀況的人,常會有痰卻咳不出的症狀。所以有時候若要讓體內的痰濕排出,我們調理足太陰脾經跟同名經手太陰肺經。

再者,由於脾經統血,所以舉凡血液有關的問題,脾經也是調理重點,貧血、血便、血尿...等症狀,調理脾經可使之改善。

現代人由於脾、胃功能不佳,所以甲狀腺相關問題的人越來越多,甲狀腺屬於脾經循行通道,也因此甲狀腺功能有狀況,脾經也是我們主要調理的部份。

 

貼心小叮嚀:由於我們台灣人大多飲食習慣喜歡吃飯加喝湯,其實這樣的行為也會影響到脾、胃的功能,因此我們會建議喝湯跟吃飯的時間稍微做個間隔,若真的是想確實改善脾、胃功能,可以建議實行『飯水分離』。

 

(出處--永安整體保健  謝老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y0420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