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足陽明胃經】

 

循行路線→靈樞.經脈》:「胃足陽明之脈。起於鼻之交中,旁納太陽之脈,下循鼻外,入上齒中,還出挾口,環唇,下交承漿,卻循頤後下廉,出大迎,循頰車,上耳前,過客主人,循髮際,至額顱;其支者,從大迎前下人迎,循喉嚨,入缺盆下膈,屬胃,絡脾;其直者,從缺盆下乳內廉,下挾臍,入氣街中;其支者,起於胃口,下循腹里,下至氣街中而合,以下髀關,抵伏兔,下膝臏中,下循脛外廉,下足跗,入中指內間;其支者,下廉三寸而別,下入中指外間;其支者,別跗上,入大趾間,出其端。」

 

中醫理論:《內經》云:『脾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』又云:『胃者,水谷氣血之海也。胃經多氣多血。胃者,脾之腑。』意思是脾胃掌管五味,消化和吸收都由它來管,而胃經循行時段在早上7點至9點,脾經則在9點至11點。所以,人在這些時段進食最容易消化。再者,胃經為多氣多血的經脈,它對於我們體力及精力的供輸十分重要。由於足陽明胃經有經過頭面,因此若將脾胃顧好,即使不必化妝品都能讓面色光潤,精神奕奕。 

足陽明胃經跟足太陰脾經互為表裡經,因此胃經若有狀況,脾經也相對不好,而脾胃為後天之本,當我們脾胃功能強時,我們的免疫能力自然就好;反之則下降。 

胃經在人體內是極為重要的經絡,現代人忙碌、緊張,因此胃經常受到影響,以中醫來說:『胃不和則臥不安』,當脾胃功能差時,亦影響到睡眠品質。

 

經筋理論:由於足陽明胃經跟足太陰脾經互為表裡經,因此胃經若有狀況,我們順道也會調理脾經。再者同名經手陽明大腸經亦會影響,因此也會一併連同調理。但以人體結構力學來說,不管我們採蹲姿、站姿、坐姿、盤腿...等,其實都會連動到足少陽膽經跟足陽明胃經,因此一般人的這兩條經筋相對來說是較為不通的,所以很容易有消化及代謝的問題。 

一般坊間會建議大家做敲膽經的動作來提升體氣,而在經筋醫學裡我們發現膽經、胃經交接這個區塊,更容易不通,所以我們會建議要敲就敲大腿前外側的膽胃經,以求疏通。 

由於胃經與大腸經的循行路線都會經過鼻子,所以對於過敏性鼻炎,我們會遠端先處理胃經;中程腹腔;近程大腸經及肺經...等相關經筋,所以可見胃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多麼重要。

 

貼心小叮嚀:現代體質寒涼的人占多數,常常好發胃疼的相關疾病,其實只要時常準備熱黑糖薑茶、熱敷肚子、少食綠茶、瓜果...等寒性食材,胃痛的問題會漸漸改善,這是根本方法。也建議可以適時飲用肉桂、紅茶、紫蘇...等茶飲來溫暖胃部,使身體活絡,就不容易犯胃疼的毛病了。

 th (1)    

望診:通常嘴唇周圍有白白的一圈,有可能就代表胃部有寒凝的症狀,就可以適時喝些溫熱屬性的茶飲來逼出寒氣。

 

(出處—永安整體保健   謝老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y0420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