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版位
- Nov 11 Tue 2014 06:24
漫談憂鬱症
- Nov 10 Mon 2014 05:33
漫談足跟痛
那天朋友跟我聊到她的兒子因為腳跟疼痛帶去看醫生,醫生跟她說最好的方式就是換氣墊鞋及減少運動,但正在就學的孩子怎可能減少運動呢,何況他是校隊?
她問我說【經筋醫學】有無辦法?我有告訴她腳跟的疼痛,可以先放鬆整個腳掌,包括腳底的指掌關節(腳底的前端)、腳底的中間部份、腳內踝、腳外踝及腳背的骨間肌...等,其實若有時間整個腳及髖關節跟腹腔調理後,腳跟的問題會輕鬆許多。因為勞損持續,只要自己持續有在對自己的勞損筋膜有在做修補,問題至少不會像原始的那麼嚴重。
- Nov 05 Wed 2014 05:45
漫談膀胱過動症
昨天跟朋友聊到幾年前自己有所謂『膀胱過動症』的症狀,也做了尿路動力學的檢查,吃了抑制迫尿肌過度收縮的藥,讓自己不那麼容易動不動就想要上廁所。
或許是自己體質使然,吃了藥不到一星期,常常會出現心悸、冒冷汗、頭痛的症狀,但那時候自己是個聽話的病人,有跟醫生溝通過副作用,他也跟我說少數人會有這樣的狀況,只好忍著吃幾個月。
- Nov 04 Tue 2014 14:27
【腱鞘囊腫】
- Nov 02 Sun 2014 21:12
手太陰肺經
手太陰肺經,《靈樞.經脈》:「肺手太陰之脈,起於中焦,下絡大腸,還循胃口,上膈屬肺,從肺系橫出腋下,下循臑內,行少陰心主之前,下肘中,循臂內上骨下廉,入寸口,上魚,循魚際,出大指之端;其支者,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,出其端。」即該經起自中焦,向下聯絡大腸,回過來沿著胃的上口貫穿膈肌,入屬肺臟,從肺系(氣管、喉嚨)橫行出胸壁外上方(中府),走向腋下,沿上臂前外側,行於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的外面,至肘中(尺澤)後再沿前臂橈側下行至寸口(橈動脈搏動處),又沿大魚際外緣出拇指橈側端(少商)。其支脈從腕後橈骨莖突上方(列缺)分出,經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橈側端(商陽)。脈氣由此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。
- Nov 02 Sun 2014 21:05
足少陰腎經
足少陰腎經,循行部位起於足小趾下面,斜行於足心(湧泉穴)出行於舟骨粗隆之下,沿內踝後緣,分出進入足跟,向上沿小腿內側後緣,至膕內側,上股內側後緣入脊內(長強穴),穿過脊柱,屬腎,絡膀胱。本經脈直行於腹腔內,從腎上行,穿過肝和膈肌,進入肺,沿喉嚨,到舌根兩旁。本經脈一分支從肺中分出,絡心,注於胸中,交於手厥陰心包經。
- Nov 02 Sun 2014 21:00
足太陽膀胱經
足太陽膀胱經,循行部位始於內眼角(睛明),上向額部(神庭),在頭頂與督脈相會(百會)。它的分支,從頭頂到耳上角。它直行的主幹,從頭頂入顱,聯繫腦,回出來從後項部左右分開向下,一支沿著肩胛內側,脊柱兩旁,達到腰部,由此深入,沿脊柱兩側的肌肉,聯絡腎臟,屬於膀胱。它在腰部的分支,從腰部挾脊繼續下行,通過臀部,進入膝膕窩中(委中)。它的另一條支脈,從後項向下,自肩胛內緣,直至肩胛下面,挾著脊柱向下,經過髖關節,沿著大腿後面下行,在膕窩中與前支經脈會合。由此合而下行,通過腓腸肌內,出外踝後方,沿第五跖骨粗隆(京骨)到足小趾外側末端(至陰)。脈氣由此與足少陰腎經相接。
中醫理論→足太陽膀胱經是十二經絡中最長的一條經脈,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互為表裡經,在中醫五行中屬『水』。太陽寒水能除燥熱,膀胱為腎之腑,病常由腎來。腎主水,所以熬夜,女性生育或排經都易消耗,腎水不足即無法收藏陽熱,導致禿頂、後腦疼痛、頭皮屑多等各種上焦的內熱雜病。